中農國化(北京)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(以下簡稱“中農國化”)通過資源整合、創新合作機制,進一步發揮化工農化企業優勢,科學領域技術轉移的市場優勢,農業高校、科研院所的教學與科研人才和專業優勢,農業部門的農業技術推廣的行業管理優勢,新聞媒體的信息平臺優勢等,并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,聘請化工農化學科的資深院士、專家、學者作為該辦公室高級顧問、技術專家等,打造實力雄厚的國家隊——化工農化創新發展服務新體系,以利于更好地為農業現代化和新型農業社會化體系建設服務。
主要是為了加強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先進技術推廣,配合農業部測土配方施肥重大行動的開展,當好農化科研、生產企業和推廣的紅娘,為地方區域經濟、農化行業的發展以及農民生產的需求架起一座共贏的橋梁,帶動和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發展,探討多元化為“農業、農村、農民”服務的有效途徑。中農國化著力為農化服務提供產業支撐。目前致力于研究化工生產企業和農化服務單位最需要的新項目、新成果、新技術、新功能產品,編制操作性強的可行性報告,幫助企業技術研發,改善企業創新管理水平,幫助企業解決經營管理問題,為企業培養技術和管理人才,尤其是在市場準入方面,如“中農化”、“中農國化”等品牌的使用、設計包裝、宣傳廣告,專家支持與論證,市場開發與銷售、原料供應及資金支持等提供優質服務,形成信息與資源共享。
當前主要開展以下工作和提供以下服務支持:
一、向農業部、科技部和商務部等爭取政策支持,并優先把這些政策支持提供給中心掛牌單位,同時給國家政策制定提供建設性意見。
二、對具備條件的肥料生產和流通企業,授予“中農國化肥料基地或中農國化服務中心”稱號并掛牌,提供一系列服務。
三、通過“中農國化”優秀品牌與科學配方[尤其是功能型生態(生物)有機,肥、MBB肥]等為“示范中心”提供包裝設計、宣傳廣告、技術轉讓、農化服務人員培訓、市場開發銷售、原料供應及資金支持等方面提供優質服務,形成信息共享,資源共享。使農化服務技術為中國農民致富發揮更大的能動作用。
四、在全國大范圍內開展肥料產品評優活動,加大對企業產品和品牌的宣傳力度。
五、及時了解行業動態,推動行業交流與合作,積極組織專題會議和論壇的開展,為企業提供技術經濟信息和政策咨詢服務。
六、積極與流通領域的農技推廣單位、農資經營、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合作,繼續加大平衡施肥、配方施肥的推廣;并與大專院校和農科院所等部門合作,在農化服務方面實現創新發展。
七、聯合基地、示范中心、服務中心積極開展優選產品科技下鄉活動。通過優選產品科技下鄉活動,加大服務經費和人力投入,使生產的新產品更具有功能性,讓經營服務與推廣者更具有效益性,在給基層農技人員指導上更具有方向性,在提高農民素質上更具有實用性,聘選優秀的專家教授到區域集中授課,讓技術服務人員進村入戶到田邊地頭傳授技藝。開展農化服務的主體包括方式、特點、對策、所追求的目標等,克服我國特殊的農業種植模式與肥料生產、經營策略,銷售、使用和研究環節等嚴重脫節現象,使化工農化服務為現代化農業建設、農業生產發展、農民致富發揮更大的使用。
八、通過《新華社經濟信息中心》、《中央七套農業節目》、《農民日報》、《科技日報》、《農資導報》、《農產品加工》、《農村大市場》等媒體,開展產前、產中、產后服務,加強輿論導向,為行業營造正面的、有利于發展的社會輿論環境。
九、中農國化技術服務中心地方站的單位可享受八大平臺服務。即: A信息傳播的平臺。B綜合交流的平臺。C解難答疑的平臺。D技術支撐的平臺。E市場拓展的平臺。F權利維護的平臺。G品牌標準的平臺。H技能培訓的平臺。